在经历了整整一季的分手戏码之后,《杀死伊芙》终于迎来季终,给热爱小变态和伊芙这对情侣的粉丝发了一次糖,让这部相爱相杀的虐心谍战剧,摇身一变成了年度最甜的CP剧。
《杀死伊芙》第三季
英美合拍剧集《杀死伊芙》,由BBC美国公司出品,改编自卢克·詹宁斯的小说《代号薇拉内尔》,讲述了英国军情六处特工伊芙和神秘组织「十二门徒」的神秘合约杀手薇拉内尔相爱相杀的故事。
前三季每一季都由不同的制作人操刀,其叙事虽各有侧重,但无一例外都是从女性制作人的女性视角出发。三季《杀死伊芙》,遵从了试探-磨合-分手-再次相见的叙事曲线,也让这场虐恋,有了一次完美的阶段性收官。
才女编剧菲比·沃勒-布里奇制作的第一季,是一场执着的猫鼠游戏,两个人互相寻找,互相试探,最终演化成一场令人崩溃的卧室大战。由秩序开场,到混乱结束。菲比退出后,第二季改由另一位女编剧埃默拉尔德·芬内尔执笔,伊芙与薇拉内尔从对抗逐渐合作的关系,堪称二人的磨合期,但当伊芙发现了薇拉内尔的操控之后,磨合也以一枪,走向失败。
《杀死伊芙》第一季
第三季,新的制作人苏珊·希思柯特上马,伊芙和薇拉内尔也完全变为了分手的状态,一个勉强试图重新开始,一个丢了工作和家庭。双线完全平行,让这一季也有了截然不同的气质。
饰演薇拉内尔的朱迪·科默靠第二季拿下了艾美奖视后桂冠,在本季中也获得了更多的笔墨。作为全剧人气最高的「小变态」,在前两季中,都是那个毫无疑问的领舞者,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一步步引领伊芙进入痴迷状态,甚至做出错误的决定。
《杀死伊芙》第三季
薇拉内尔的每一次刺杀任务,都可以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,让观众也能沉迷于其中,被其魅力折服。在这一季中,由于曾经的「父亲」和「母亲」形象一一的倒塌,薇拉内尔也经历了一次内心的转变。
第三季的薇拉内尔先是从一个毫无爱情的婚礼上,如《毕业生》一样逃走,再次投入「十二门徒」的怀抱。剧集第五集,专门以一整集单线视角,讲述了薇拉内尔终于得知了当年抛弃了自己的母亲的下落,开始回归家庭的尝试。却最终发现了自己和母亲不可调和的矛盾,至此她遥远记忆中关于家庭的幻想,以弑母终结。
薇拉内尔的第二个母亲,则是曾经教导过自己的俄罗斯杀手达莎。薇拉内尔以模仿她的刺杀手段,向达莎致敬,但却渐渐意识到达莎不能提供她所需要的爱,二人间的关系,仅仅是利益的交换。薇拉内尔向「十二门徒」提出交换,以达莎的命,换自己的「晋升」,亦是第二次「弑母」。
而最后一个崩塌的「父亲」形象,则是薇拉内尔视作唯一亲人的康斯坦丁,她看到了康斯坦丁心脏病的脆弱,看到他被枪指头时,呼唤「薇拉内尔,救我」的狼狈,意识到康斯坦丁也只是一个普通人。
在试图说服卡洛琳让自己转投军情六处的会面中,薇拉内尔终于认清了别人眼中的自己。对于幕后大佬们来说,薇拉内尔只是一个杀手,就如同曾经的达莎一样,当她不能杀人时,便就是一个需要被除去的负担,这也是她第一次对自己产生怀疑。当以杀取乐的「小变态」不再愿意杀人,试图寻找自我时,这个角色的转变,也就此完成。
相较而言,伊芙依然停留在第一季的状态,还是那个四十多岁,遭遇中年危机的女人。在经历了第二季结尾罗马事件被军情六处背叛之后,伊芙一直活在浑浑噩噩之中。她丢了工作,不得不在一家韩国餐馆打工,他的丈夫回到了波兰,只是为了能远离她。好友肯尼的被杀,让她重新找到了人生的目的,再次调查那个杀手薇拉内尔,一切仿佛回到了第一季的原点。但内心深处,我们也知道,她其实已承认,自己对薇拉内尔的痴迷,其实就是爱情。
剧名「杀死伊芙」显然来自昆汀的那部名作《杀死比尔》,虽然二者在中文翻译中都叫「杀死」,但在英文原名中,却有些许不同。前者用的是现在进行时「Killing」,而后者只是一般时态的「Kill」。事实上,与《杀死比尔》一切都是为了杀死比尔不同,在《杀死伊芙》中,似乎没人想杀死伊芙。
最初,观众可能会以为薇拉内尔是那个想要杀死伊芙的人,但随着剧情的发展,我们却发现并非如此,即便对伊芙开枪,她也会因潜意识射偏,又不顾一切,回到伊芙身边。薇拉内尔对伊芙的关注,反而保护了伊芙,剧集中甚至连「十二门徒」的大佬,也表示伊芙不能动。
其实,片名中的「Killing」并不指谁要杀死伊芙,而是伊芙所持续处于的被「杀」和被「折磨」的生活状态。正如英语口语中常说的一句「It is killing me」——某件事情一直在折磨着某个人。
其中「It」可以指代所有事,既是人到中年的失落感,也是面对家庭的无力感,更是特工梦想幻灭的无力感,最重要的则是对薇拉内尔的爱而不得的情感折磨。
薇拉内尔所做的,其实并不是杀死她,恰恰相反,是在拯救她。它赋予了伊芙人生的意义,随即也给了她爱情。也许标题说的其实是「当生活的一切都在折磨伊芙时,薇拉内尔拯救了她」。
在季终集中,有一些有趣的高光时刻,伊芙和薇拉内尔在舞厅久别重逢,一起跳舞,镜头转向一对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夫妻,暗示如果二人是普通人的话,也可以像这般白头到老,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未来。让人联想起夏布罗尔对卓别林《凡尔杜先生》中类似时刻的解读。
和薇拉内尔同是杀人狂的凡尔杜先生,与爱人在舞厅久别重逢,导演卓别林先是给了一对身形与二人类似的人跳舞的镜头,又突然转到坐在一边相视无话的二人。潜台词都是,「这其实可以是你们啊」!可以是,但并不是,这便是爱情的最大遗憾吧。
卡洛琳与康斯坦丁的持枪对峙,则是伊娃和薇拉内尔未来的另一种可能。二人的关系从冷战时交错至今,是爱人,也是不同阵营的对手,更是间谍宿命的悲剧轮回的受害者。简单来说,他们就是伊芙与薇拉内尔三十年后的模样。
或是平凡一生,或是永远相爱相杀,无论哪一种选择,都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大团圆结局。因为正如卡洛琳所说,作为大他者的「十二门徒」永远在场,永远不可战胜。这也通往了最后一幕的桥上分别。
曾经一心想要让伊芙爱上自己的薇拉内尔,开始引导伊芙离开自己。她们背靠背走远。薇拉内尔明白了,在一场关系中,保持自我的可贵,在经历了母亲和父亲形象的一次次幻灭后,她已经不需要寻找虚无的归属感,而更想重新寻找自己。
相对的,如果伊芙只是把薇拉内尔作为化解中年危机的出口,那二人也并没有在一起的必要。不再有互相控制,而只是出于真我内心的选择,这样女性视角下寻找自我的爱情宣言,把二人的关系升华了。
在深情的歌声中,伊芙最先选择了回头,薇拉内尔后回头。下一季,她们终于要开始热恋了吗?